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艺术创作。古陶瓷修复必须一件一件精雕细琢,一条看似简单的青花线条,在修复过程中仍然要做到“色分五彩”。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上色、上釉、做旧等多个步骤。2011年,古陶瓷修复技艺入选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陶瓷晶莹剔透的质感,缤纷绚烂的色彩,深邃悠远的文化内涵,让人一见便已钟情。然美丽如它,却拥有一个脆弱的身躯。它经不起岁月的侵蚀,也扛不住外力的击打,轻微的碰撞摩擦都有可能损坏它的美丽容颜。现在的我们面对残缺的珍品,常常叹息并感到遗憾;那些身怀修复绝技的肩负起了挽救破损艺术品、重塑文明碎片的使命。尊称他们为大国的工匠,是对这些默默奉献者的致敬。
传统文物修复 人才流失严重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在我们国家的确比较缺。”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莫鹏表示。他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文物修复,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就成为我国次由国家委托培训的文物修复培训班的成员。
古瓷器修复的每个环节都要到位,既是对技艺的考验,也是对耐性的考验。修复技艺为器物而生,“物是主人,人是客人”,在修复中要将思维融入到瓷器,寻觅着瓷器原来的感觉走,每一笔都凝练着绝妙的构思和深厚的积累。
我们公司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客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全新理念,真诚期待更多客户、朋友一起携手合作,共创明天。 热烈欢迎业界有识之士致电或前来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