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传统青铜器修复的人员呈老龄化趋势,进一步传承面临困难。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包括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术在内的传统工艺进行科学化总结势在必行。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几千年前的历史遗物,经过地下理藏,遭到自然界的腐蚀破坏,出土的铜器往往是破碎和残缺不全的。因而大多数的青铜器都经过番修复工作,以利于它们的长期保存,更好发挥它们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个完整的文物修复过程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研究器物的时代特点、造型艺术、铸造工艺,成为近代铸造工艺的重要借鉴,因而修复工作是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器形和破损的程度,使用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不尽相同,有时还要交替使用,但一定要遵循修旧如旧、尽量不破坏原器物的原则。
补配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似于打料铜器的制作工艺在补配上的应用;另一类以铜器的铸造工艺为基础的补配方法。两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打料铜器是利用铜的延展性,经过打、抛、收、闷、錾、组焊等工艺而成器,在修复技术上也是一样。
拓样
青铜器缺块了,先用纸托在缺块的里面(后面)画上缺块的形状大小纸样,把纸样贴在厚薄与原器相仿的紫铜板上,用钢錾切割下来。
钣金
拓样铜板,经过打、抛、收等工艺处理成为一个定形的补块。打,是利用平锤将一块铜板打薄以达到合适的厚度;抛,是将切割下来的平面铜板补块用圆头凸面锤打出鼓形,以符合原器物的形状要求;如果抛得太鼓了也可以在圆头铁棍拐砧子上收,一抛一收以使适合原器形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