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灭鼠公司在稻田中投放草鱼苗种,妁合稻、鱼共同生活中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稻田养鱼、鱼促稻以及治蚊的目的(陆宝麟,1985)。稻田养鱼也是 我国农业部门等大力提倡增加淡水鱼生产的措施之一。由于稻田 养鱼有增产、灭蚊和渔业收入之利,而且是由农民来进行的,显然是稻田蚊虫的重要途径之一。成都灭鼠公司柳条鱼和网斑花锵,有些野生小鱼,由于具有体小敏捷,能食孑孓,繁殖力高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养殖作蚊幼之用, 其中的是柳条鱼,其次是网斑花锵。柳条鱼原产美州曾被输引到76多个和地区。它有2个亚 种,即指名亚种(G. 和霍氏亚种(G.体小,雄性体长2—4cm,雌鱼略大。它们喜在水面取 食,因而有利于吞食按蚊幼虫。柳条鱼对气候和生态条件的适应范 围较广,虽然一般生活在清水中,但也能耐受较多有机污染的水质;虽然喜温暖,但也易适应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在我国上海、河南 等地都可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下度过冬季。柳条鱼很早就应用于多种水体的蚊幼。例如阿富汗曾用 于稻田的疟疾媒介暗红按蚊Mn. 伊朗把放养柳条鱼作为疟疾的揹施之一;印度曾用以水井等中的斯氏按蚊。但近年人们对于上述大规模稻田放养此鱼的现实性存 在疑问,因为要达到有效,每公顷稻田放养鱼苗20 000条,对 于数万公顷的大面积,每年供养这样大量的鱼苗,并非易事。
成都灭鼠公司(二) 激法
具:〇. 3%氯菊酯酒,手持压缩器和 手电筒。
使用方法:对怀疑有蟑螂隐藏的缝洞、角落、抽屉、橱柜和杂物堆等蟑螂栖息场所进行喷洒。观察 房间(15 m2为1间)在喷后10分钟内激出的蟑螂数,以确定侵害率(% )和密度指数(只/间)。
(三) 询问法
直接向居民或受调查范围内的员工口头询问,按拟好的调查项目、表格询问、记录。可以了解的内 容包括:有无蟑螂、哪些场所有蟑螂、侵害情况、虫种 等。只要调查认真,反映真实,该法也能作为普查摸 底的一种方法。
(四) 目测法
本法较简单,无需特殊器具材料,因为只能夜晚
进行,手电筒是必要的,另外要带上计数器和记录表 格等。选择蟑螂经常活动的几个点,如:灶面、桌面、 橱柜等,观察5 ~ 10分钟,记录蟑螂数。为了保证不 同时间,不同区域相互的可比性,对同一测定内容或项目,必须保持测定时间长短的一致性。为克服人 为误差,需定人、定时、定点。将各点捕获的蟑螂数 总和除以观察点数,即为密度指数(只/点)。
(五)诱捕法
1. 诱捕盒诱捕法有机玻璃制成品诱捕盒,市 场有售(图3-3-15)。使用时,先在盒内放2 g新鲜 面包做诱偁,在有机玻璃板上覆盖一张黑纸。诱捕盒放置在调查地点,晚放晨收。密度以只/(盒• 夜)来表示。
图3-3-15诱捕盒
成都灭鼠公司(一)分布与侵害
全国分布。蟑螂以极高的呈几何级数的繁殖率,可通过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迅速扩散,其 侵害是全球性的,其中尤以德国小蠊为甚。在我国 南方,因温湿度高,常年活动,在北方,虽然天气冷, 但有暖气,蟑螂在室内也是终年可见。以其扁平的身体,几乎可侵人人类的一切活动场所,国外甚至有 多次报道蟑螂在若虫期钻人现代通讯设备或高精尖 的自控仪器,在机内繁殖孳生,咬坏线路酿成意想不 到的事故。在蟑螂的这些侵害场所中,其重点侵害的场所是饮食服务行业餐饮作坊、食品加工厂特别 是酿造厂、食品商店、(食堂、妇产科、小) 等场所。据推测,北京市1978 ~ 1988年的十年间蟑 螂密度增加了 20倍,而1988 ~2〇04年其密度又增 加了 27倍;北方城市蟑螂侵害率从20世纪90年代 初的8%上升到本世纪初的29%。在我国室内常见的6种蟑螂中德国小練的危害和防制是目前受病 媒生物防制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德国小蠊在媒介生 物中是典型的生物入侵物种,繁殖率高、适应性强、 传播速度快,是蟑螂目中分布广、治理难的害虫。该种始发于德国,随后全世界都有报道。20世 纪80年代发现侵入我国,分布在云南、广西、福 建、上海、北京、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和新疆 11个城市,在其进驻的二十余年里已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所有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镇和 农村地区,目前全国各地几乎均有分布,且构成百分 比呈上升趋势。在很多城市,曾经猖獗一时的黑胸 大蠊呈下降趋势,德国小蠊则成了优势虫种。
成都灭鼠公司若虫色泽一致,高龄期的前胸背板出现条纹。卵鞘较小,长仅8 mm左右,深褐色。
图3-3-11澳洲大蠊
龄若虫与黑胸大蠊的近似,但前者的中胸有1对淡色点,容易辨认。长大的若虫深褐色,胸节 和腹节两侧有淡色点。卵鞘长10 ~ 11 mm,宽约 5 mm,深褐色,外貌近似美洲大蠊,但含较多的卵,外表有痕迹可见。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福建、、 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有记载。
(四)褐斑大螺(Perip/araeta 6ra題ea)
成虫体躯大型,体长25 ~ 30 mm,棕褐色。前胸背板有一不太明显的赤褐色锚状斑。翅发达, 伸腹端。本种大蠊外形与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比较 近似。其与美洲大蠊的主要区别在于尾须的形状, 前者的短而末端钝,后者的较长而末端很细削。褐斑大蠊雄虫的肛上板短小,而美洲大練的长大, 有一深凹口。
褐斑大蠊若虫的触角有白色标记,中胸背板有一半透明区;第1龄若虫的腹节背板乳白色。卵鞘 长12 ~ 16 mm,明显比美洲大蠊的长。
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南方地区;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