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灭蟑螂公司从以上若干实例不难看出,卫生害虫有丰富的资源潜质具有深人探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宝 贵价值,它们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 展,显示出愈来愈大的作用。尤其从农业害虫的 生物防制成效得到启示,例如,除植绥螨和肉食螨以外,还有不少种类是捕食性螨类,其中大部分隶 属于寄蛾目种类。它们与植食性、食菌性及腐食 性螨类相比,一般足较长,行动活泼,步行迅速。 但也有一'些种类彳了动并不敏捷,这与它的捕食对象行动迟钝相适应。捕食性螨类虽然体型微小, 捕食对象只限于小型的动物,但其捕猎范围很广, 其中包括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害螨(叶螨、瘿螨、跗 线螨等),蚜虫、介壳虫、粉虱、跳虫,以及蝇类幼虫和线虫等。家蝇巨螯螨是世界性分布的常见种 类,是蝇类幼虫的天敌。因此,加强“以虫治虫”的 研究步伐,挖掘“卫生害虫”的资源潜质与研究利 用,是卫生害虫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颇具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都灭蟑螂公司据古生物学的研究,在距今约6亿年前古生代寒武纪的地质年代,从环节动物的祖先分化出原始 的节肢动物。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自然选择的分 化,逐步形成为现存动物界中种类庞杂、数量众多、 分布广泛的一大动物类群——节肢动物。现代人是在昆虫出现约5亿多年以后、距今约 25万年前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在漫长的史前时期, “人”与其他动物利用自然资源的机会和权利是相 对平等的,犹如现在的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一样,相 互竞争、相互依存。随着人类的进化,学会钻木取火、制作与使用石器等简单工具的本领,以及住进山 间洞穴御寒避害之后,其生存能力明显提高,在同其 他动物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和主动权。尤其自渔 猎时代进人农耕时代,即人类进化到足以主动创造条件营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时,便对其他 物种的进人加以筛选和限制,甚至发展为以人为中 心,把其他生物简单地划分为有益、有害、无害或益 害兼有。
成都灭蟑螂公司由于蚊虫不仅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而且吸血骚扰人的安宁,因此有关蚊虫的防制受到了人们 的广泛重视。
一、形态特征
(一)成蚊
多数蚊虫体长在0.5 ~ 1.5; cm,躯体分头、胸、 腹3部分(图3-1-1)。体表有不同的体壁衍生物,如 刺、刚毛以及由刚毛演化形成的鬃、鳞片等。其中鳞片有各种大小、形状和色泽,而不同颜色的鳞片形成 的纵条、斑点、花纹、色环等,成为分类鉴定的明显特 征。
1.头部略呈球形,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
图3-1-1蚊虫全图(引自陆宝麟,2003)
1.翅2.股节3.胫节4.跗节5.唇瓣6.喙 7.触角8.头部9.触须10.复眼11.中胸盾 片12.胸部13.中胸小盾片14.平衡棍15.腹 部16.尾突
一对触须和一根喙(口器)。复眼之间及其前方区域称为额,复眼背后方区域称为头顶,头顶之后为 后头,额前端突起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唇基
蚊虫头部(引自陆宝麟等,2003)
1.下唇2.触角3.上唇4.唇基5.触须 6.舌7.上颚8.下颚9.唇瓣
成都灭蟑螂公司另一方面,正式出版刊物和不断提高刊物质量。1981年以前,国内尚无关于卫生害虫管理学 方面的专科杂志,而是散载于近3 000种相邻学科 的杂志上,既不便查阅,且刊出需时较长。那时, 为了及时交流,只能汇编成册,交由出版社出版,或由一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省市卫生防疫单 位等自行编印的年刊、汇编发表,内部发行。1985 年《中国鼠类防制杂志》创刊,公开发行季刊,有关 卫生害虫管理的论文报告也得以发表。为适应形势发展,经上级批准,1989年扩编为《中国媒介生 物学及控制杂志》,原为季刊,后改为双月刊;1994 年《卫生杀虫药械》试刊,内部发行,后经多方争 取,于2001年第7卷第3期起,正式更名为《*卫生杀虫药械》杂志,国内外发行,原为季刊,2004 年改为双月刊。此外,还有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 《医学动物防制》等。
成都灭蟑螂公司血淋巴在附肢中循环的辅搏动器(accessory pulsatory organ)。辅搏动器是指心脏以外具有搏动 性功能的结构。家蝇翅内中脉、肘脉与臀脉汇合处, 各有4个和1个辅搏动器。蟑螂等也有此类辅搏动器,借助该器官的搏动,使部分血液被吸人翅内或触 角进行循环。
2.血液昆虫的血液也称血淋巴(haemolymph), 其颜色除摇蚊幼虫为红色外,大多数为透明无色的 液体,有时也可呈绿色、黄色、蓝色或淡琥珀色。根据Wigglesworth( 1939)的分类方法可将常见的血细胞分为:原血细胞、浆细胞、包囊血细胞、颗粒细胞、 球形血细胞、脂血细胞、类绛色细胞、伪足血细胞和 虫形血细胞等9种类型。
昆虫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储存与运送养料、酶、激素至各个组织器官以及将废物运往排泄器官;吞噬、 愈伤、调节体内水分含量;传递压力以助孵化、蜕皮、 羽化、展翅及气管系统的通风作用等。对有翅昆虫 来说,羽化时,需要血液进人翅脉,以便翅膀正常伸展。因绝大部分昆虫血液中不存在红细胞与血红蛋 白,血液循环不携带氧气,因此与呼吸作用没有 关系D
日本大蠊食性多元化蜚蠊是杂食性昆虫,可以说是无所不吃。除了饭菜、馒头、糕点等各种食品外,人的排泄物、痰液、血迹等都要吃。此外还有香烟蒂、泡过的茶叶渣、糨糊、纸张、皮革、特种铅笔芯、肥 皂、牙膏、棉花、丝毛织物,各类水果、蔬菜,如香蕉、苹果、西红柿、西瓜皮、土豆、洋葱等。另外也喜吃酒类,如烧酒、啤酒、葡萄酒以及面包屑、玉米糊、糖渣、酒糟、蔗糖、谷物、鲜酵母和 各种食用油(豆油、菜油、花生油、麻油等)。蜚蠊可被罗列出的“菜谱”虽然很多、很杂,但它们主要还是喜欢食香、甜、油的面食品。蜚蠊尤其嗜食油脂,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吸引力,所以有的地方称它们为“偷 油婆”。在食糖中,红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毒饵一般都含有麻油、红糖和炒面粉等。蜚蠊有较强耐饥力,尤其是雌虫,但对水的需求却必不可少,尤其幼龄若虫对水需求更为迫切,如:德国小蠊有水无食可存活42天,美洲大蠊可存活90天。有同类相残现象,在饥饿时更甚,同时,成虫有边吃边拉的习性,如成虫染病或中毒后回巢穴边吐边拉,则可使幼小若虫取食成虫吐拉物而致死。
成都灭蟑螂公司 循环发育式传播:病原体在此方式中,仅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期),它们在形态上有明显区 别,但不进行繁殖,故在数量上并不增加。病原体在 虫媒体内发育的最后阶段才具有传染性。许多绦虫 和线虫以昆虫为中间宿主而导致的人、畜动物的寄生虫病隶属于本方式。
例如丝虫是蚊媒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在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媒介蚊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 蚊。它的幼虫在蚊体发育,成虫在人体寄生和生殖。 当上述媒蚊吸人含有传染期微丝呦的人血时,微丝 呦随血液进人蚊胃,不久脱鞘穿过胃壁,经血腔进人胸肌,其活动减弱,并于数日内缩短变粗,形成腊肠 期幼虫,即第一期幼虫。再经数日,幼虫内部组织分 化,在消化道、体腔相继出现,经第一次蜕皮,形成较 长的第二期幼虫。再经一个时期进行第二次蜕皮,成为第三期幼虫,亦称感染期幼虫。此期活动力强, 离开胸肌进人血腔,其中大多数到达蚊喙的下唇。 当雌蚊再吸血时,传染期幼虫即可侵入人体。幼虫 在蚊体内只发育不增殖。成虫则寄生在人体(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心血管和心 包腔等部位,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成都灭蟑螂公司至于卫生害虫的种类数量,迄今尚未见权威的统计与报告。据估计,全世界已经和尚未记述的昆 虫纲共约300万种(lilies, 1983),蛛形纲约达50万种(孟阳春等,1995^全世界经常具危害性的害虫 约3 000多种,约占两者总种数的0. 086%。美国和加拿大已定名的85 000种昆虫中,仅有1 425种是 重要害虫,占1. 68% ;我国已定名的15万种昆虫中 已知的害虫也只有1 〇〇〇多种,约占〇. 67%。也有人粗略统计,即使把全世界所有农林牧仓储和公共 卫生害虫加在一起,其种类总数约1万种,不到昆虫 种数的1% (柳德宝,2003)。可见,通常被统称为 “虫子”、“虫类”的这些昆虫纲、蛛形纲等小动物,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无害的。若按生态系统理论而言, 虫类对人类在总体上是有益的。至于卫生害虫的生 物量,因其适应性强,甚至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 生存下来,且繁殖力强大,故其生物总量堪称天文数字,也是它们种族延续生存至今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