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并非拍脑袋纯创意而已,更需要结构化的方法论。 一个活动的策划要符合“注意力-兴趣-门槛-参与”原则。从吸睛的卖点(注意力)、到有趣的活动形式(兴趣)、友好的参与方式(门槛),最后是参与时的现场体现(参与),每个环节都要照料到。 生成活动创意后,策划案阶段主要是确定活动目标及主题、活动名称、时间、场地、流程、议程、节目设置、设计风格、现场制作效果图、传播渠道、媒介核价、演艺资源确定、报名渠道、物料清单、人员安排、预算编制、执行节点表等。 限于篇幅,另外三大活动方案框架如下: 1)演出类活动营销策划方案框架导图(演出/年会/晚会/音乐会/演唱会/庆典) 2)互动类活动营销策划方案框架导图(促销/互动/地推) 3)评选类活动营销策划方案框架导图(大赛/选秀/选拔赛) 尽管在策划案阶段已经把主要的落地环节给初步敲定好,但切记要灵活调整,不要局限在此前已经制定好的方案上。 物料设备的制作及租赁、场地预订、出行住宿、人员外包、媒介投放、媒体联系、报名平台、交通预订等,除了用合作开的供应商之外,也有很多互联网产品来提供全面而细分的需求解决方案。
活动的本质是一场传播。此前业界有关于I.P.O.活动策划流程的描述,分别代表Idea(创意)、Plan(计划)以及Operation(执行)。 但如今,注意力是**资源。纯线上的事件营销已经无法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地面活动的地位得到放大,基于活动场景体验营销的整合传播——才是活动较大的价值。 因此,两个因素构成一场“好的活动策划”的关键:现场的体验+声量的传播。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提到,现在社会的学习逻辑跟20前年已经发生根本改变,联机大脑一说变得更加重要。简单来说,现在世界是平的,一场好的活动策划也已经不能单靠内部的力量,需要连接到更多开放资源。 所以Idea(创意)+Plan(计划)+Operation(执行)的三段论尚不能完全涵盖现阶段活动策划的关键环节及精髓。个人在I.P.O.流程基础上,引入异业合作及活动发酵两个环节,以增加活动“声量传播”的权重,提炼了这个5 I 活动策划思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