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响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1仪器下沉
仪器下沉是指由于测站处的土质松软使仪器发生下沉,视线降低,从而使得前视读数减小,算得的高差增大,引起高差误差。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可以有以下三法:
1)采用双面尺法或变更仪器高法时,*次是读后视读数再读前视读数,而*二次则先读前视读数再读后视读数。即“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这样的两次高差的平均值即可消除或减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2)尽可能将仪器安置在坚硬的地面处,并将脚架踏实。
3)加快观测速度,尽量缩短前视读数与后视读数间的时间差。
2尺垫下沉
如果仪器在搬到下一站尚未读后视读数的一段时间内,在转点发生尺垫下沉,将会使下一站后视读数增大,算得的高差也增大,从而引起高差误差。控制尺垫下沉影响的的方法是:
1)将转点设在比较坚硬的地方。
2)在特殊情况下,转点要设在土质松软的地方,则必须放置尺垫,并将其踩实,以防止水准尺在观测过程中下沉;同时在土质很松软的地方,踩实后不要立即进行观测,要等一会儿,防止踏实的土松软反弹。
3地球曲率的影响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求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借助了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两点间高差应该是分别通过这两点水准面间的垂直距离,但水准面是一个曲面,水平视线相当于水准仪所在水准面的切线。因此用水平视线代替大地水准面地尺上读数会产生水准面曲率误差C。
当仪器到两水准尺的距离和相等时,A、B两点尺上的读数a和b求得的高差=a-b可消除水准面曲率误差的影响。
地球半径R=6371Km,当D=80m时,Δh=0.53㎜;当D=60m时,Δh=0.28㎜;当D=40m时,Δh=0.12㎜;当D=20m时,Δh=0.03㎜;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即使是很短的距离内也必须考虑。要控制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的方法是:将仪器安置在前、后视点大致等距的地方。
4大气折光的影响
一般由于大气折光,视线并非是水平,而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曲率半径为地球半径的7倍,其折光量的大小对水准读数产生的影响为折光影响与地球曲率影响之和为
【控制方法】
1)保持视线距离地面的角度不应小于0.3m,因为视线离地面越近,折射越大。
2)选择有利的时间。*之中,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大气比较稳定,便于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但在中午前后观测时,尺像会有跳动,影响读数,应避开这段时间,阴天、有微风的天气可全天观测。
3)基本保证前视水准尺和后视水准尺到测站的距离相等,这样就可以消除大气折光在高差中的影响。
5温度对仪器的影响
温度会引起仪器的部件涨缩,因此可能引起视准轴的构件(物镜,十字丝和调焦镜)相对位置的变化,或者引起视准轴相对与水准管轴位置的变化。光学测量仪器是精密仪器,不大的位移量可能使轴线产生几秒偏差,从而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增大。不均匀的温度对仪器的性能的影响尤为较大。
【控制方法】
1)尽量选在温度均匀适宜的情况下测量,观测时应注意撑伞遮阳。
2)在数据处理时要加上温差改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