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鉴定标准 1、为确保住用安全,对危险房屋的有所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 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 3、本标准提及的构件,是指承重构件提及的结构, 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 4、对难以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 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 5、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现有建筑的抗震是对房屋的实际抗震能力、薄弱环节等整体抗震性能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除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后续使用年限即抗震类别(分A、B、C三类)外,还应包括下列步骤:
1.1 收集原始工程资料 抗震应充分了解原始工程资料,如勘察报告、施工图、施工记录和竣工图等工程验收资料,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地震分组等信息。资料不全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
1.2 建筑现状调查 了解实际情况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及改变使用功能的等状况;并注意有关非抗震质量问题。
1.3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 应根据对建筑工程现场的检查情况和检测的目的,制定检测方案和实施现场检测。针对不同建筑的特点,通过相应的检测手段掌握建筑相关参数,包括建筑物的使用荷载、损伤等必要参数,为下一步对建筑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做准备。
为什么需要进行抗震?
1.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先后发生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带给人们承重的灾难。建筑作为地震中的重要环节,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2.违建建筑缺乏抗震设计
很多郊区的厂房,缺乏正规设计、施工和验收,安全性能堪忧。
3.建筑结构改变,导致抗震性能下降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共和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因此,建筑结构改变,需进行抗震,判断抗震性能是否改变,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
一般房间与阳台之间的墙上,都有一门一窗,窗以下的墙是不能动的,这段墙叫“配重墙”,它像秤砣一样起着挑起阳台的作用。拆改这堵墙,会使阳台的承重力下降,导致阳台下坠。另外,不管是房间什么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也会造成楼房局部裂缝以致严重影响抗震能力,从而缩短楼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