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月氏、乌孙驻牧。西汉初为匈奴所占。汉武帝时设敦煌郡,为河西四郡之一。晋时为沙州州治。公元400-405年,敦煌为西凉国(李暠所建)国都。北魏初,置敦煌镇,后置瓜州,均以敦煌为治所。北周改为鸣沙县。隋复置敦煌郡。唐武德初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633)改成瓜州,建中二年(781)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敦煌人张议潮收复瓜、沙二州,自此,敦煌在归义军统治下,至宋仁宗年间(1022-1063)。宋至清雍正年间一直称沙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名敦煌县。1987年撤县设县级市。
在距今约4000年前相当与舜禹时的上古时期,敦煌地区就有人类的先民在这里繁息。据《尚书》记载,舜“窜三苗于三危”,成为敦煌历史上早的居民。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有属于玉门火烧沟文化类型的羌戎居住。春秋时敦煌称瓜州,以地产美瓜而得名。当时有月氏、乌孙游牧在此驻牧。到了战国,月氏逐渐强大,吞并羌人,赶走乌孙,成为敦煌的新主人。
中国的戈壁广泛分布于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盐池*以西北的广大荒漠、半荒漠平地,总面积约45.5万平方千米。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
中国几个主要的、大的沙漠和沙地主要位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沙漠(包括沙丘和风蚀土地)总面积为71.29万平方千米,戈壁总面积为56.9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3.36%,其中新疆沙漠总面积为42.0万平方千米,戈壁面积为29.3万平方千米,**全国沙漠和戈壁面积的**。
戈壁沙漠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国广袤的空间。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戈壁(蒙古语:Говь),在蒙古语中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等意思。"戈壁滩"、"戈壁沙漠" 。
敦煌古称“三危”。《都司志》载:“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羿雨山,在县城东南三十公里。三危耸峙,如危卵欲坠。故云。” 至今敦煌市城东南有三个巍峨奇特的山峰,就是古代的三危。今仍称三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