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常把含Cu量大于99%的铜材叫做1号铜,1号铜可以直接重熔和使用,不要求进一步加工;把铜含量最低为94.5%的铜叫2号铜,这种废杂铜在以金属铜的形态使用之前,通常一定要重熔。其它常见的分类等级还包括加铅黄铜、黄铜与低锌黄铜、弹壳黄铜、汽车散热片、高铜黄铜(红色黄铜),以及应用十分广泛的高速切削黄铜,其车屑直接再生,以同成分合金的形式用于重新加工黄铜产品。对制造厂家而言,其主要优点就是大幅度降低净金属消耗的成本。废杂铜也用于生产铜的化学制品,但不易获得定量数据。
废铜分类标准
总体来说废铜的分类是含纯铜的含量来分的,
光亮铜(Cu>99%)
#1铜(Cu 97%)
#2铜(95%-96%)
马达铜(92~94%):一般是电机里的马达上的铜。
紫杂铜(79-81%)
冶炼级紫铜(Cu90-92%)
紫铜砖(CU93%)
火烧线(95-97%)
紫铜边料
H59黄杂铜 。黄铜用+H表示;(黄)表示如H80、H70,H68 H59等。
其实它们都叫紫铜,不过市场交易比较多的那种叫做紫杂铜,铜含量在80%左右,还有黄铜也交易的比较多的废金属品种,一般的黄铜是59黄铜就是含纯铜59%的,其余的成分以锌为主,这种铜也叫做黄杂铜
主要合金废铜
黄铜-----铜锌合金
青铜-----铜锡合金等(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
白铜-----铜钴镍合金
没有一个保护系统可以永久地防止铜的风化。有一些透明涂层,能为外部应用提供短期保护,为内部应用提供长期保护。
由于精确的温度、湿度和化学要求,一般并不认为铜可以在某一区域通过人工方式产生铜绿。然而,也有一些现场施用的铜绿提前生成系统,这些系统,经过适当的训练,已经证明相当地成功。在美国有这样一些铜片生产商,他们主要是在控制的条件下提供工厂和现场施用的铜绿提前生成系统。将获专利的化学过程结果用于获得广泛担保的、真正的铜绿化学转化涂层中,铜绿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