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建筑构件、装修和设备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分析房屋损坏原因。
5、综合评定房屋完损等级。
在检测时,发现房屋有危险迹象,必须通知委托人及时进屋安全检测,发现房屋有危险点,必须通知委托人及时排险。
结构安全鉴定检测概况
①砌体结构强度检测,包括普通x土砖的强度和砂浆的强度检测。砖的强度采用ZC4型砖回弹仪以回弹法进行检测,根据平均回弹值、回弹标准值以及单块砖的小平均回弹值确定普通土砖的强度;砂浆的强度采用SJY800A型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以贯入法进行检测,根据JGJ/T136-200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规定,依据测区贯入深度平均值确定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再由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确定砂浆等级。检测表明,1至6层墙体抽检勃土砖评定强度分布在MU10~MU20墙体抽检砂浆评定强度分布在0.4~3.3MPa
②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一钻芯综合法。混凝土构件的回弹检测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按照JGJ/T23-2001徊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锄规定进行并用Hardpoint双速取芯机在混凝土构件上钻取芯样进行抗压试验,根据CECS038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以芯样抗压强度对混凝土回弹强度进行修正。检测表明,1至6层抽检混凝土构造柱强度评定值为21.5MPa,混凝土梁强度评定值为17.5MPa。
③构件钢筋配置情况检测。构件钢筋配置采用HILTIFS-10型钢筋扫描仪与现场凿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检测各层梁、板的钢筋配置,并检测楼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危房检测鉴定报告——哪些房屋应当申请房屋安全鉴定?
(一)达到或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
(二)房屋结构变更、改变使用功能以及加大荷载的各类房屋;
(三)基础、墙体或其他承重构件有明显下陷、裂缝、变形、腐蚀的;
(四)因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工程,建筑主体及承重结构受到损害的;
(五)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商场、歌舞厅、影剧院、宾馆、浴室、网吧、车站等大中型公共场所用房5年未作安全鉴定的;
(六)遭受地震、火灾、洪水、蚁害、碰撞等自然、人为因素损害的;
(七)在建(构)筑物密集区及其地下建设可能危及周围和地上房屋安全的建设项目的;
(八)房屋未按正常建设程序建造且已投入使用的;
(九)从事房屋交易、、租赁等活动对房屋安全有要求的;
(十)涉及房屋安全纠纷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危房检测鉴定的基本常识:
1、综合评定原则:
房屋危险性鉴定应以整幢房屋的地基基础、结构构件危险程度的严重性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环境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它们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相关的。当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时,则不构成结构系统的危险;当构件是相关的,则应联系结构危险性判定其范围
2、构件危险性鉴定:
地基基础:重点检查基础与承重砖墙连接处的斜向阶梯形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状况,基础与框架柱根部连接处的水平裂缝状况,房屋的倾斜位移状况,地基滑坡、稳定、特殊土质变形和开裂等状况
砌砖结构构件:重点检查砌砖的构造连接部位,纵横墙交接处的斜向或竖向裂缝状况,砌砖承重墙体的变形和裂缝状况以及拱脚裂缝和位移状况
木结构构件:重点检查腐朽、虫蛀、木材缺陷、结构缺陷、结构构件变形、失稳状况,木屋架端节点受剪面裂缝状况,屋架出平面变形及屋盖支撑系统稳定状况
混凝土结构构件:重点检查柱、梁、板、及屋架的受力裂缝和主筋锈蚀状况,柱的根部和**部的水平裂缝,屋架倾斜以及支撑系统稳定等
钢结构构件:重点检查各连接节点的焊缝、螺栓、铆钉等情况,钢柱与梁的连接形式、支撑杆件、柱脚与基础连接损坏情况,钢屋架杆件弯曲、截面扭曲、节点板弯折状况和钢屋架挠度、侧向倾斜等偏差状况
3、μ与鉴论:
μdf≥0.75,属D级
μds≥0.75,属D级
max(μA,μB,μC,μD)=μA,则综合判断结果为A级
max(μA,μB,μC,μD)=μ
危房鉴定的其它标准
一、墙柱规范。
1、墙柱出现裂纹亦或保护层掉落。首要的钢筋外漏,亦或出现显著额水平裂缝,压碎等状况。
2、墙中心部位出现显著的穿插裂缝,或伴有保护层掉落。
3、柱、墙出现歪斜,其歪斜量追赶高度的1/100。
4、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其损坏面追赶全面积的1/3,且主筋显露,锈蚀严峻,截面削减。
二、梁规范。
1、单梁亦或接连梁中心部分出现夸横开裂,亦或一则向上延伸到达梁高的3/2以上,保护层掉落。下面伴有竖向裂缝。
2、简支梁、接连梁端部出现显著的斜裂缝,挑梁根部出现显著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
3、框架梁在固定端出现显著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或出现穿插裂缝。
4、预制板下面出现显著的竖向裂缝。
5、捣制板上面周边出现裂缝,或下面出现穿插裂缝。
6、各种梁、板出现追赶跨度1/150的挠度,且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1mm。
7、各类板保护层掉落,半数以上主筋显露,严峻锈蚀,截面削减。
8、预应力预制板出现竖向通裂缝;或端头混凝土松懈露筋,其长度达主筋的100以上的。
1、房屋安全性鉴定
主要是通过对房屋所在环境、对房屋作观察、查勘、检测、试验、复查原始资料和必要的验算,得出房屋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照有关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作出房屋安全度的结论,同时为了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与建议。房屋定期或不定期的鉴定检测,也是房屋维修管理的一项相当重要的经常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房屋技术鉴定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技术鉴别判断性、评估性的检查鉴定。
2、房屋的危险程度鉴定(即危房鉴定)
对那些**期服役、先天不足、管理不善、使用条件恶劣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造成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异,局部或整体坍塌的,需要作进一步检查检测判断分析鉴定,以确定房屋的危险程度(一般是指单栋建筑物)。
3、房屋的安全性评价
包括厂房、办公、住宅楼、烟囱、围墙等,其评价内容是以可靠度、完损等级和危险程度进行技术性鉴定检测,从而给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房屋的安全使用及维修提供可行的依据。
4、需改变使用功能的结构安全度鉴定
凡需改变或已经改变旧房使用功能的必须作出鉴定论证,这主要应视旧房的结构牢固程度,鉴别其改变用途以后是否因增加负荷或拆改结构而影响安全,鉴别在改变用途前其结构能否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
5、旧房加层改造前的可行性技术鉴定。
6、相邻房屋间影响程度的技术鉴定。
房屋施工(如打桩、开挖、排水等)对相邻房屋的影响。相邻房因建房时间的先后不同,产生损坏的纠纷赔偿处理,都应对房屋自身的影响程度作出鉴定。
7、其他技术鉴定。如工程发生质量事故的纠纷鉴定等。
危房鉴定机构出具认可检测报告,具体危房鉴定报告请咨询专业检测机构。
(一)地基基础
当地基部分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状态:
1、地基沉降速度连续2个月大于2mm/月,并且短期内无终止趋向;
2、地基生产不均匀沉降,其沉降量大于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1)规定的允许值,上部墙体产生沉降裂缝宽度大于10mm,且房屋局部倾斜率大于1%;
3、地基不稳定产生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并对上部结构有显著影响,且仍有继续滑动迹象。
4、当房屋基础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点:
(1)基础承载能力小于基础作用效应的85%(R/γOS0.85);
(2)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3)基础已有滑动,水平位移速度连续2个月大于2mm/月,并在短期内无终止趋向。
(二)砌体结构构件
砌体结构构件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点:
1、受压构件承载力小于其作用效应的85%(R/γOS0.85);
2、受压墙、柱沿受力方向产生缝宽大于2mm、缝长**过层高1/2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
3、受压墙、柱表面风华、剥落,砂浆粉化,有效截面削弱达1/4以上;
4、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墙体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压产生多条竖向裂缝,或裂缝宽度已**过1mm;
5、墙柱因偏心受压产生水平裂缝,缝宽大于0.5mm;
6、墙、柱产生倾斜,其倾斜率大于0.7%,或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
7、墙、柱刚度不足,出现挠曲鼓闪,且在挠曲部位出现水平或交叉裂缝;
8、砖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
9、砖筒拱、扁壳、波形筒拱、拱**沿母线裂缝,或拱曲面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或拱体拉杆锈蚀严重,且拉杆体系失效;
10、石砌墙(或土墙)高厚比:单层大于14,二层大于12,且墙体自由长度大于6cm。墙体的偏心距达墙厚的1/6。
(三)木结构构件
木结构构件应重点检查腐朽、虫蛀、木材缺陷、构造缺陷、结构构件变形、失稳状况,木屋架端节点受裁面裂缝状况,屋架出平面变形及屋盖支撑系统稳定状况。
(四)混凝土结构构件
混凝土构件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点:
1、构件承载力小于作用效应的85%(R/γOS0.85);
2、梁、板产生**过Lo/150的挠度,且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1mm;
3、简支梁、连续梁跨中部受拉区产生竖向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梁高的2/3以上,且缝宽大于0.5mm,或在支座附近出现剪切斜裂缝,缝宽大于0.4mm;
4、梁、板受力主筋处产生横向水平裂缝和斜裂缝,缝宽大于1mm,板产生宽度大于0.4mm的受压裂缝;
5、梁、板因主筋锈蚀,产生沿主筋方向的裂缝,缝宽大于1mm,或构件混凝土严重缺损,或混凝土保护层严重脱落、露筋;
6、现浇板面周边产生裂缝,或板底产生交叉裂缝;
7、预应力梁、板产生竖向通长裂缝;或端部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长度达主筋直径的100倍以上;
8、受压柱产生竖向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