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越来越追求贴近自然的生活,酒店一枝*秀的局面不再,各式各样的新兴住宿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近几年持续火热的民宿就是其中一种。 有别于以往的酒店和宾馆等场所,民宿因为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较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浓郁的文艺气息,深受当代青年人的喜爱,并获得快速发展。调查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民宿客栈总量预计达到20万家,同比增长**过300%。 没有个性化的乡村民宿就没有灵魂。农家乐和家庭旅馆活动项目一般都很单一,但是民宿应该有一种田园情节,人们总希望能回归田园,拥抱大自然,在青山绿水中享受健康生活,依托乡村风景,体验特色民俗文化。乡村民宿不能单独看成住宿,而应该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打造出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态资源,当地特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能发展得更长远。 民宿中较吸引人的莫过于运营的个性化、特色化,其浓郁的文化内涵将“客流”变为“客留”。位于耀州区的红陶艺术酒店是张立江用“捡”来的老物件、旧木头、奇石等花上时间和耐心打造而成。掉了漆的太师椅、形状各异的陈炉石、锃亮的黑瓷罐、高低不一的蓝色花纹腌菜坛子……这些老物件在这家民宿当中重获新生,不仅成了艺术品,还加强了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感和灵魂触动力。“收藏具有文化气息的老物件是我从年轻时就开始的爱好,再加上我原本就是开宾馆的,所以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开了这家民宿,除了客房部的一部分老物件装饰,院子里还有一个存放老物件的仓库、一个茶馆,客人来了,可以边喝茶,边欣赏我的藏品。”张立江说,对于城市民宿,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 与星级酒店不同,民宿以其鲜明特色、差异化的环境、有亲和力的氛围、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展现产品特质,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近几年,各民宿平台崛起,民宿市场房源呈多户型、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民宿产品的服务质量和优质的入住体验被逐渐提上日程。 当前,民宿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创业品牌,在技术革新的同时,开始就住宿供给市场进行深度的革新和积极尝试,让用户、房东、服务、体验合而为一,并借助合伙人机制、共享经济等形式和商业模型,进行规范化运营,提升消费者入住体验。